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癌手术方式需根据肿瘤分期、分子分型及患者意愿综合评估,乳房全切与保乳手术各有适应症。
早期乳腺癌Ⅰ-Ⅱ期多适合保乳手术,需满足肿瘤直径≤3cm且距乳头2cm以上。局部晚期Ⅲ期或肿瘤多发时需全切,可能与BRCA基因突变、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相关,常伴随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溢液等症状。
保乳手术需联合放疗降低复发率,5年局部复发率约5-10%。全切术可减少局部复发但存在远处转移风险,可能与循环肿瘤细胞逃逸有关,需配合化疗药物如多柔比星、紫杉醇、卡培他滨等。
保乳手术能保留乳房外形,适合对形体要求高的患者。全切术后可进行一期重建假体植入/背阔肌皮瓣或二期重建TRAM皮瓣/DIEP皮瓣,需评估患者抑郁、体像障碍等心理状态。
保乳患者需完成25-30次放疗,全切患者若腋窝淋巴结转移超过3个也需放疗。激素受体阳性者均需内分泌治疗他莫昔芬/来曲唑/阿那曲唑,HER-2阳性需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
两种术式10年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约75%,但保乳组需严格随访。局部复发者可补救性全切,远处转移需系统治疗如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瑞博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
术后需低脂高蛋白饮食三文鱼/鸡胸肉/豆腐,避免含雌激素食物蜂王浆/胎盘制品。循序渐进进行上肢功能锻炼爬墙运动/弹力带训练,佩戴专业义乳或压力内衣。定期复查乳腺超声、钼靶及肿瘤标志物,心理支持小组可改善生活质量。出现术区红肿、上肢水肿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