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癌的转移方式主要包括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直接浸润和种植转移。
乳腺癌细胞通过淋巴管扩散至腋窝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等区域淋巴结。淋巴转移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早期可能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确诊需通过淋巴结活检或影像学检查,治疗需结合手术清扫和放疗。
癌细胞侵入血管后随血液循环播散至远处器官,常见转移部位包括骨、肺、肝和脑。骨转移多表现为疼痛或病理性骨折,肺转移可能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治疗需根据转移灶位置采用靶向药物如帕博西尼、内分泌治疗如来曲唑或化疗如紫杉醇。
肿瘤向周围组织直接蔓延,可侵犯胸肌、肋骨或皮肤。临床表现为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溃疡或胸壁固定肿块。治疗需扩大手术切除范围,联合术后放疗降低复发风险。
癌细胞脱落后在胸膜、腹膜等浆膜面生长,形成转移性结节。胸膜转移可能导致胸腔积液,腹膜转移常引起腹胀、肠梗阻。可通过穿刺引流缓解症状,全身治疗以化疗为主。
少数情况下癌细胞沿神经鞘转移或通过医源性途径如穿刺针道扩散。神经侵犯可能引发顽固性疼痛,需联合神经阻滞和镇痛药物治疗。医源性转移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预防。
乳腺癌转移的监测需定期进行骨扫描、胸部CT和腹部超声检查。饮食建议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限制高脂饮食。适度进行瑜伽、快走等低强度运动,避免上肢剧烈活动。术后患者需坚持穿戴压力袖套预防淋巴水肿,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持续性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