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癌晚期扩散的生存期受肿瘤生物学特征、转移部位、治疗方案及个体差异影响,中位生存期通常为2-3年。
原发灶大小与转移范围直接影响预后。多发骨转移患者可能生存期较长3-5年,而肝/脑转移患者进展更快6-12个月。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敏感,可能延长生存期至5年以上。
Luminal型患者通过CDK4/6抑制剂帕博西尼、瑞博西尼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阿那曲唑可获得长期控制。HER2阳性患者采用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双靶向治疗可使生存期达4-6年。
系统性治疗是核心手段,含化疗卡培他滨、多西他赛、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阿替利珠单抗。局部放疗可缓解骨痛和脑转移症状,姑息性手术用于处理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
骨转移需唑来膦酸预防骨折,脑转移需贝伐珠单抗减轻水肿。恶病质患者通过肠外营养和甲地孕酮改善生活质量,疼痛控制推荐芬太尼透皮贴联合加巴喷丁。
年龄≤65岁、ECOG评分0-1分的患者耐受强化治疗更好。抑郁情绪会降低治疗依从性,心理干预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可提升生存质量。
维持均衡营养需每日摄入1.2-1.5g/kg蛋白质,推荐三文鱼、乳清蛋白粉搭配西兰花。温和有氧运动如每日30分钟快步走可改善癌因性疲劳。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复查,出现新发骨痛或神经症状需立即就诊。20%-30%患者通过规范多学科治疗可实现5年以上带瘤生存,参与新药临床试验可能获得更长生存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