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钼靶检查是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需结合超声、核磁共振或病理活检等综合判断。
钼靶摄影通过低剂量X线显示乳腺组织结构,对钙化灶敏感度达90%,可检出直径2mm的微小钙化,是4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典型恶性钙化呈簇状分布或分支状形态,但良性钙化也可能呈现类似表现。
钼靶中乳腺癌常见表现为不规则肿块伴毛刺征、不对称致密影或结构扭曲。BI-RADS分级4类以上病变需进一步检查,但部分导管内癌或小叶癌可能仅显示细微钙化。
致密型乳腺组织中肿瘤检出率下降30%,年轻女性假阴性率可达15%-25%。黏液癌或髓样癌等特殊类型可能呈现边界清晰的假良性表现,需结合超声检查互补评估。
超声可区分囊实性肿块并评估血流信号,核磁共振对多灶性病变检出率高达95%。最终确诊需依靠空心针穿刺活检或术中冰冻病理,免疫组化检测ER、PR、HER2等分子标志物。
BI-RADS 3类病变建议6个月复查,4类需14天内完成活检。钼靶联合超声的检出敏感性提升至92%,但仍有约8%的隐匿性乳腺癌需通过乳腺核磁共振发现。
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钼靶检查,高风险人群可提前至30岁。日常注意乳房自检,发现无痛性肿块、乳头溢液或皮肤橘皮样改变应及时就诊。保持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在BMI<25、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确诊患者需根据分子分型选择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或新辅助化疗等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