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剖腹产后可以进行流产手术,但需根据子宫瘢痕恢复情况、孕周及个体健康状况综合评估。手术方式包括药物流产、负压吸引术、钳刮术,存在子宫破裂、大出血等风险。
剖腹产术后子宫切口形成瘢痕,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厚度。瘢痕厚度>3mm相对安全,<2mm则需谨慎选择流产方式。术后间隔时间短于6个月者风险显著增加。
孕7周内可考虑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孕10周内适用负压吸引术,孕14周以上需钳刮术。孕周越大,子宫瘢痕处张力越高,术中穿孔风险递增。
药物流产适用于孕早期瘢痕子宫,但存在不全流产需二次清宫风险。宫腔镜引导下手术可精准定位孕囊,减少器械对瘢痕区的机械损伤。传统盲操作流产术需由经验丰富医师实施。
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感染筛查。术中配备超声监护,备血准备。术后给予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抗生素预防感染。出现剧烈腹痛、阴道流血超月经量需立即返院。
流产后需禁盆浴及性生活1个月,观察恶露性状变化。补充铁剂纠正贫血,推荐蛋白质摄入量每日1.2-1.5g/kg。术后1周复查超声排除妊娠物残留,3个月后复查瘢痕愈合情况。
剖腹产术后流产需严格遵循医嘱,选择三级医院妇产科就诊。术后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但避免卷腹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饮食建议增加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铁元素食物,每日保证30分钟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异常阴道排液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