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尿血怎么治疗

李爱国 主任医师

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尿血可通过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调整降压药物、肾脏保护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糖尿病尿血通常与血糖控制不佳、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肾病、肾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等因素有关。

1、控制血糖:

持续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和肾脏,加剧尿血症状。需通过饮食调整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阿卡波糖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必要时采用胰岛素治疗。

2、抗感染治疗:

糖尿病患者易并发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出现尿频尿急伴血尿。尿常规和尿培养可明确病原体,常用抗生素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治疗期间需保持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憋尿。感染控制后仍需定期复查尿常规。

3、调整降压药: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加速肾损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雷米普利具有肾脏保护作用。血压需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动态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变化。

4、肾脏保护:

糖尿病肾病发展到Ⅳ期可能出现镜下或肉眼血尿,需限制蛋白质摄入至0.8g/kg/天。使用SGLT-2抑制剂如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可延缓肾功能恶化。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必要时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5、手术干预:

当存在肾结石、膀胱肿瘤等器质性疾病时,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前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术后加强血糖监测预防感染。长期血尿患者应每半年进行泌尿系统超声和膀胱镜检查。

糖尿病患者出现尿血需立即就医排查原因,日常需严格监测晨起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饮食建议采用低GI食物如燕麦、藜麦搭配优质蛋白,避免加工肉制品。每周进行3次抗阻训练结合有氧运动,保持BMI在18.5-23.9之间。戒烟限酒,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g,定期筛查尿微量白蛋白和眼底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