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肝癌本身不会直接遗传,但肝癌的易感因素可能具有家族聚集性。肝癌的发生通常与慢性肝病、病毒感染、长期饮酒等因素相关,这些因素的遗传倾向或共同生活环境可能增加家族成员的患病风险。
肝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因素相互作用。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或密切接触在家族中传播。长期饮酒导致的肝硬化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饮酒习惯在家庭中可能存在相似性。代谢性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若在家族中普遍存在,同样会提升患病概率。
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加强肝脏健康监测。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频率可控制在每半年一次。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尤为重要,包括严格戒酒、避免霉变食物、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未接种者应及时补种。
对于存在慢性肝病基础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控制乙肝病毒复制,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饮食方面应保证充足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限制高脂高糖食物。保持乐观心态和良好情绪对肝脏健康同样重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