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宫颈癌患者子宫全切术后生存期与疾病分期、治疗效果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早期宫颈癌经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中晚期患者需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肿瘤局限于子宫颈且无淋巴结转移时,根治性子宫切除术配合术后辅助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此阶段患者5年生存率为75%-90%,术后需每3-6个月复查HPV检测、阴道镜及影像学检查。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重体力劳动,适量补充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促进恢复。
肿瘤侵犯宫旁组织或阴道下段时,需同步放化疗后再评估手术指征。此类患者5年生存率约40%-60%,术后可能出现放射性肠炎或膀胱功能障碍。治疗期间建议采用低渣饮食减轻肠道负担,出现尿频尿急时可进行盆底肌训练。
肿瘤转移至远处器官时以姑息治疗为主,中位生存期约8-13个月。疼痛管理可选用曲马多、吗啡等镇痛药物,营养不良患者需静脉补充白蛋白。家属应协助患者保持皮肤清洁,每2小时协助翻身预防压疮。
术后长期生存需建立规律随访机制,前2年每3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及PET-CT,第3年起每6个月复查。饮食宜选用西兰花、紫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配合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免疫系统功能恢复,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支持。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骨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