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烂脚本身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严重感染或败血症,增加死亡风险。
糖尿病足是长期高血糖引发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表现为足部麻木、皮肤干燥,中期出现溃疡或浅表感染,晚期可发展为深部组织坏死、骨髓炎。国际分级中,Wagner 2级(溃疡深达肌腱)以下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3级(深部脓肿或骨髓炎)及以上需紧急处理,5级(全足坏疽)截肢率超过60%。合并酮症酸中毒或脓毒血症时,死亡率可达15%-20%。
控制血糖是根本,糖化血红蛋白需维持在7%以下。每日用37℃温水清洗足部后彻底擦干,检查有无皲裂或红肿。溃疡面需由专业医生清创,使用银离子敷料或藻酸盐敷料控制感染。血管闭塞患者需进行下肢动脉造影,必要时行球囊扩张术改善血供。合并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常见用药包括头孢哌酮舒巴坦、利奈唑胺等。
患者需穿着透气棉袜与定制减压鞋,避免赤足行走。每周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饮食采用低升糖指数配餐,如燕麦、荞麦等全谷物搭配清蒸鱼肉,每日绿叶蔬菜摄入不少于300克。适度进行非负重运动如坐姿抬腿训练,每次20分钟。出现足部温度异常或疼痛加剧时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