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抽烟很多不一定会得肺癌,但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约80%的肺癌病例与吸烟有关,长期大量吸烟者患病概率比不吸烟者高15至30倍。
烟草烟雾中含有70多种致癌物质,长期吸入会损伤肺部细胞DNA,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肺癌风险越高。每天吸烟20支以上、烟龄超过20年的人群属于高危群体。但个体差异明显,部分长期吸烟者可能终身不发病,这与遗传因素、免疫状态、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二手烟暴露、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接触(如石棉、砷等)会协同增加肺癌风险。慢性肺部疾病患者或存在EGFR基因突变的人群,即使吸烟量较少也可能发病。同时缺乏蔬菜摄入、维生素A/C不足等饮食因素会削弱肺部修复能力。
戒烟后10年,肺癌风险可下降50%。建议40岁以上吸烟者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尤其出现持续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日常需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补充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避免厨房油烟暴露。
保持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可增强肺功能,游泳、快走等运动能促进肺部纤毛清洁作用。居住环境需保持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PM2.5浓度。若确诊肺癌,根据分期可选择手术切除、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0%。心理支持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