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脚疼可能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关节病变等原因引起。糖尿病脚疼通常表现为刺痛、麻木、灼热感、间歇性跛行、皮肤溃烂等症状。
长期高血糖损害周围神经,导致感觉异常和疼痛。患者可能出现双足对称性刺痛、麻木或灼热感,夜间症状加重。神经病变使足部保护性感觉减退,容易受伤而不自知。治疗需严格控制血糖,使用甲钴胺、硫辛酸等营养神经药物,疼痛明显者可考虑普瑞巴林。
糖尿病加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狭窄或闭塞。典型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行走时小腿疼痛,休息后缓解。严重者可出现静息痛、足部发凉、脉搏减弱。需进行血管超声检查,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严重狭窄需血管介入治疗。
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共同作用导致足部溃疡,多发生于足底压力点。溃疡易继发感染,出现红肿、渗液、恶臭。治疗需彻底清创,使用敷料保持创面湿润,控制感染,减轻足部压力。深部感染或坏疽需外科处理。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微小皮肤破损即可引发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可有脓性分泌物。严重感染可导致蜂窝织炎、骨髓炎。需进行细菌培养,根据结果选择抗生素,常见使用头孢类、克林霉素等药物。
长期糖尿病可导致夏科关节病,表现为足部关节无痛性肿胀、畸形。神经病变使关节失去保护性感觉,反复微小创伤导致关节破坏。需通过X线检查确诊,治疗以稳定关节、减轻负荷为主,严重畸形需矫形手术。
糖尿病患者出现脚疼需每日检查足部,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赤脚行走。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水温不超过37度,洗后擦干趾缝。定期修剪趾甲,避免损伤皮肤。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在目标范围,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但避免足部过度负重。发现皮肤破损、红肿、疼痛加重等情况及时就医,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