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糖尿病什么意思

李爱国 主任医师

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二级糖尿病即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伴相对胰岛素不足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可能由遗传因素、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血糖监测、并发症管理等方式控制。

1、遗传因素:

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一方患病子女发病风险增加3倍。这类患者常存在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早期发现可通过饮食控制延缓病程。

2、肥胖因素:

内脏脂肪堆积会分泌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体重指数超过28者患病风险增加5倍。腰围超标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时,需通过低升糖指数饮食结合有氧运动减重7%-10%,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

3、饮食不当:

长期高脂高糖饮食会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每日精制糖摄入超过50克会使患病风险提升26%。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占比,用坚果替代零食,控制每日总热量在25-30千卡/公斤体重。

4、运动缺乏:

肌肉组织是葡萄糖主要消耗场所,久坐不动人群肌肉葡萄糖转运蛋白活性降低。每周进行150分钟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提高40%,尤其餐后1小时运动能直接降低血糖峰值。

5、年龄增长:

40岁后胰岛β细胞功能每年递减1%-2%,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20%。中老年人应每年筛查空腹血糖,合并高血压或高血脂时需同时控制多代谢异常,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2型糖尿病患者需建立全天候血糖管理意识,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保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饮食上采用定时定量分餐制,选择荞麦、燕麦等低升糖主食,搭配苦瓜、秋葵等具有辅助降糖作用的蔬菜。运动建议选择餐后快走、太极拳等温和项目,避免清晨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每年需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等并发症筛查,同时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心理调节同样重要,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疾病带来的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