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胰腺炎、出血、穿孔、感染和胆管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操作技术、患者基础疾病及术后护理等因素相关。
ERCP术后胰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10%。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血清淀粉酶升高。可能与造影剂注入胰管、反复胰管插管或乳头括约肌切开有关。轻度胰腺炎可通过禁食、补液等保守治疗缓解,中重度需住院治疗。
出血多发生在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发生率约1%-2%。表现为呕血、黑便或引流管出血。出血原因包括切开部位血管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少量出血可自行停止,大量出血需内镜下止血或血管介入治疗。
十二指肠或胆管穿孔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0.3%-0.6%。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或气腹。穿孔原因包括导丝或器械损伤、过度电切等。小穿孔可保守治疗,大穿孔需外科手术修补。
胆管感染发生率约1%-3%,表现为寒战高热、黄疸加重。主要因造影剂注入阻塞的胆管或器械污染导致。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风险,发生感染后需加强抗感染治疗。
ERCP术后胆管炎多因胆管引流不畅或器械污染引起,发生率约1%-2%。典型表现为Charcot三联征。治疗需保持引流通畅,使用广谱抗生素,必要时行鼻胆管引流或创伤后认知缺陷。
ERCP术后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腹痛、发热等症状。术后24小时内需禁食,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更换敷料。适当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但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呕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术后1周复查肝功能、血常规,1个月后复查腹部超声评估结石清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