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带状疱疹可通过抗病毒药物、镇痛药物、营养神经药物、外用药物及免疫调节药物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通常表现为皮肤簇集性水疱伴神经痛。
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和泛昔洛韦,需在皮疹出现72小时内开始治疗。这类药物能减轻急性期疼痛,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神经痛是带状疱疹主要症状,轻中度疼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严重疼痛需联合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疼痛控制不佳时可考虑局部神经阻滞治疗。
甲钴胺和维生素B1等神经营养药物能促进受损神经修复。这类药物需长期服用,可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减少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联合使用多种B族维生素效果更佳。
皮疹局部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合并细菌感染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疱疹未破溃期可用阿昔洛韦乳膏辅助抗病毒治疗。皮损结痂后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进修复。
胸腺肽或转移因子等免疫增强剂适用于免疫力低下患者。这类药物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加速病毒清除,尤其对老年患者或合并慢性疾病者具有辅助治疗价值。
带状疱疹患者需保持皮疹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急性期应充分休息,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增强体质,如散步、太极拳等。老年患者建议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预防复发。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或皮疹扩散等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