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盆腔炎确诊需结合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评估,主要包括阴道分泌物检查、血常规、B超、宫颈分泌物培养及腹腔镜检查五项核心项目。
双合诊或三合诊可触及子宫压痛、附件区增厚或包块,宫颈举痛是盆腔炎的典型体征。检查时需观察阴道分泌物性状,脓性分泌物提示感染可能。急性期患者拒按明显,慢性期可能仅表现为附件区轻度增厚。
采集宫颈管分泌物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发现中性粒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支持淋球菌感染。阴道pH值检测、胺试验及线索细胞检查可鉴别细菌性阴道病等混合感染。核酸扩增试验能精准检测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伴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和血沉显著增高提示急性炎症反应。血清CA125在输卵管积水时可能轻度升高,需与卵巢肿瘤鉴别。
经阴道超声可显示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卵巢脓肿。多普勒超声见附件区血流信号增强。慢性盆腔炎可能表现为输卵管积水形成的腊肠样无回声区,需与卵巢囊肿鉴别。
诊断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输卵管充血水肿、脓性渗出物及盆腔粘连程度,同时能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适用于疑似盆腔脓肿、不孕症患者或经验性治疗无效的复杂病例。
确诊盆腔炎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及性生活,急性期建议半卧位促进炎症局限化。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如鱼肉、鸡蛋、西兰花等,避免辛辣刺激。每日温水坐浴15分钟可缓解不适,同时需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性伴侣应同步检查治疗以防反复感染。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盆腔包块变化,慢性盆腔炎患者可尝试中医理疗改善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