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骨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手术切除是骨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适用于局限性肿瘤。根据肿瘤性质和部位,可选择刮除术、广泛切除术或截肢术。刮除术适用于良性肿瘤,通过清除肿瘤组织并填充骨水泥或自体骨促进愈合。恶性肿瘤需广泛切除,确保切缘阴性,必要时配合骨重建技术。手术方案需结合影像学评估和病理结果制定。
放射治疗常用于无法完全切除的肿瘤或术后辅助治疗。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DNA,抑制其增殖。对尤文肉瘤等放射敏感性肿瘤效果显著,也可用于缓解转移性骨肿瘤的疼痛。现代精准放疗技术如调强放疗可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损伤,但需注意放射性骨坏死的风险。
化学治疗通过细胞毒性药物杀灭肿瘤细胞,多用于恶性肿瘤术前新辅助化疗或术后辅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甲氨蝶呤、阿霉素和顺铂等,可静脉或动脉灌注给药。化疗能缩小肿瘤体积、控制微转移灶,但可能引起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需配合支持治疗。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特异性分子靶点,如骨肉瘤中过表达的VEGF可选用贝伐珠单抗,尤文肉瘤的EWSR1-FLI1融合基因可尝试TK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肿瘤信号通路或血管生成发挥作用,具有较高特异性,常与化疗联用。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确定靶点。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包括PD-1/PD-L1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在转移性骨肿瘤中,纳武利尤单抗等检查点抑制剂可延长生存期。目前尚处探索阶段,需评估肿瘤突变负荷和微环境特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
骨肿瘤患者治疗期间需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如鱼类、豆制品;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维持骨骼健康。康复期可进行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避免患肢过度负重。定期随访监测复发迹象,术后1-2年内每3个月复查影像学。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可加入患者互助团体缓解焦虑。出现不明原因骨痛、病理性骨折等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