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子宫腺肌症癌变的前兆主要包括异常阴道出血、盆腔疼痛加重、腹部包块、贫血症状及CA125显著升高。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疾病进展,需及时就医评估。
非经期不规则出血或绝经后出血是重要警示信号。子宫腺肌症本身可能引起经量增多,但若出血模式突然改变如持续时间延长、出血量骤增,需警惕内膜恶变可能。临床常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子宫内膜厚度,必要时行诊断性刮宫明确病理。
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或持续性下腹坠痛需引起重视。子宫腺肌症典型表现为继发性痛经,但若疼痛性质改变如从周期性变为持续性、镇痛药物无效或伴随消瘦乏力,可能提示病灶浸润或恶变。磁共振成像MRI有助于鉴别病灶性质。
短期内迅速增大的盆腔包块需高度警惕。子宫腺肌症通常表现为子宫均匀增大,若触及质硬、固定且表面不平的肿块,可能合并子宫肉瘤等恶性病变。超声造影或增强CT可辅助判断包块血供及边界情况。
长期严重贫血伴随嗜睡、心悸可能反映隐匿性恶性进展。子宫腺肌症患者因月经过多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但若血红蛋白持续低于60g/L且补铁治疗无效,需排查肿瘤消耗因素。血清铁蛋白与转铁蛋白饱和度检测具有鉴别价值。
肿瘤标志物CA125超过200U/ml时需联合其他检查。子宫腺肌症患者CA125可能轻度升高,但若数值持续上升或伴随HE4升高,需排除卵巢癌或子宫内膜癌。建议联合经阴道超声和PET-CT进行综合评估。
建议子宫腺肌症患者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及CA125,日常避免高雌激素饮食如蜂王浆、雪蛤,适度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盆腔循环。出现异常症状时应优先选择三级医院妇科肿瘤专科就诊,病理活检是确诊金标准。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状态,降低疾病进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