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的病因有哪些

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子宫内膜炎可能由细菌感染、宫腔操作损伤、经期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炎症扩散等原因引起。

1、细菌感染:

常见病原体包括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细菌通过阴道上行感染子宫内膜,尤其在分娩、流产或宫腔手术后,宫颈屏障功能减弱,细菌更易侵入。性传播疾病如衣原体感染也是重要诱因,需通过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2、宫腔操作损伤:

人工流产、刮宫术、宫腔镜检查等医疗操作可能造成子宫内膜机械性损伤。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会导致细菌定植,表现为术后持续腹痛、异常出血。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术后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经期卫生不良:

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性生活或盆浴可能将外源性病原体带入宫腔。经血逆流时细菌易在子宫内膜滞留繁殖,引发充血水肿。需勤换卫生巾、避免经期性行为,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可降低感染风险。

4、免疫力低下: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患者或产后体质虚弱者,局部防御功能下降。激素水平变化使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不全,坏死组织成为细菌培养基。建议控制基础疾病,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5、邻近炎症扩散:

输卵管炎、宫颈炎或盆腔腹膜炎可能通过淋巴循环波及子宫内膜。炎症反应导致内膜充血渗出,出现下腹坠痛、发热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盆腔情况,联合治疗原发感染灶。

预防子宫内膜炎需注意经期避免剧烈运动,每日温水清洗外阴但避免阴道冲洗。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猕猴桃、西兰花,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下腹部热敷可缓解疼痛,出现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慢性炎症,避免继发不孕或盆腔粘连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