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引起,其他诱因包括免疫功能低下、多孕多产、长期吸烟及性行为过早。高危因素主要有HPV16/18型感染、免疫抑制状态、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16岁、多性伴侣、长期口服避孕药等。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最主要病因,约70%病例与HPV16/18型相关。病毒E6/E7蛋白会干扰抑癌基因功能,导致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定期进行HPV筛查和宫颈TCT检查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
HIV感染者或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清除HPV能力下降,癌变风险增加5-10倍。这类人群需每6个月进行阴道镜监测,必要时可采用局部干扰素治疗增强免疫力。
多次妊娠分娩会导致宫颈机械损伤累积,3次以上足月分娩者风险升高2倍。分娩间隔短于18个月会阻碍宫颈修复,建议产后做好避孕措施,保持至少2年生育间隔。
烟草中苯并芘等致癌物会在宫颈黏液富集,每天吸烟超过15支持续5年以上者,鳞癌风险增加1.8倍。戒烟后10年可降低至常人水平,尼古丁替代疗法有助于降低复吸率。
初次性生活早于16岁者宫颈转化区更易受HPV侵袭,多个性伴侣会提高交叉感染概率。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风险60%,建议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作为一级预防。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力,建议每日摄入300克深色蔬菜和200克水果,其中西兰花、胡萝卜含有的硫代葡萄糖苷可在体内转化为抗癌物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减少高脂饮食摄入,控制BMI在18.5-23.9之间。25岁以上女性应每3年进行宫颈癌筛查,接种HPV疫苗后仍需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