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宫颈癌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患者或无法耐受手术者,主要方式包括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药调理。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综合评估。
体外放疗联合腔内近距离放疗是保守治疗的核心手段,通过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DNA。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0%-90%,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放射性肠炎、膀胱炎等并发症,需配合营养支持。
顺铂、紫杉醇、拓扑替康等药物可抑制肿瘤生长,常与放疗联用增强疗效。化疗可能导致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贝伐珠单抗等抗血管生成药物能阻断肿瘤血供,适用于复发或转移病例。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蛋白尿等。
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通过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对PD-L1阳性患者效果显著。可能引发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需密切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黄芪、灵芝等扶正类药物可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配合针灸改善癌性疲劳。需在正规中医院辨证施治,避免与抗肿瘤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保守治疗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90g优质蛋白质,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易消化来源;进行每周15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复查。出现阴道大出血、剧烈疼痛等急症需立即就医。治疗后5年内每3-6个月随访1次,重点监测盆腔复发和远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