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肿瘤要做的检查有哪些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肝肿瘤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测、病理活检等方式确诊,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超声检查、CT扫描、磁共振成像、甲胎蛋白检测、肝穿刺活检。

1、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是肝肿瘤筛查的首选方法,通过高频声波显示肝脏形态与占位性病变。超声可初步判断肿瘤位置、大小及血流情况,对直径超过1厘米的病灶检出率可达90%。检查无辐射且成本较低,常用于高危人群定期随访。

2、CT扫描:

增强CT能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通过对比剂动态观察病灶强化特征。多层螺旋CT可检出直径5毫米以上的病变,对肝癌诊断准确率超过85%。检查需配合呼吸训练,肾功能不全者需评估对比剂风险。

3、磁共振成像:

MRI具有多参数成像优势,能鉴别良恶性肿瘤及评估肝硬化背景。弥散加权成像和肝胆特异性对比剂可提高小肝癌检出率,对脂肪肝患者优于CT检查。检查时间约30分钟,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用。

4、甲胎蛋白检测:

血清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阳性率约70%。结合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可提高诊断特异性,但需注意妊娠、肝炎活动期等引起的假阳性。动态监测对术后复发预警有重要意义。

5、肝穿刺活检:

在影像引导下获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适用于影像学不典型病灶,可明确肿瘤分级和分子分型。操作存在出血、针道转移等风险,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谨慎评估。

确诊肝肿瘤后需建立个体化监测方案,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和肿瘤标志物。日常需严格戒酒,控制高脂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规律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腹部撞击。出现体重骤降、持续性腹痛或皮肤巩膜黄染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