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肺癌确诊需结合支气管镜和穿刺活检两种检查方式。支气管镜适用于中央型肺癌,穿刺活检更适合周围型肺癌,两种方法各有优势,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肿瘤位置、患者耐受性、并发症风险、病理需求以及医疗条件。
支气管镜可直接观察气管及主支气管病变,对中央型肺癌诊断率可达70%-90%;而穿刺活检通过CT引导定位外周肺小结节,对周围型肺癌检出率超过85%。靠近胸膜的病灶更适合经皮穿刺,深部病灶则需支气管镜下导航技术辅助取材。
支气管镜检查需经口鼻插入导管,可能引发剧烈呛咳,心肺功能差者风险较高;穿刺活检仅需局部麻醉,但气胸发生率约15%-3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更适合选择全麻下支气管镜,凝血功能障碍者应优先考虑支气管镜刷检。
支气管镜常见并发症包括喉痉挛1%-2%和出血3%-5%;穿刺活检主要风险为气胸15%-25%和咯血5%-10%。病灶邻近大血管时,支气管镜超声引导穿刺比经胸穿刺更安全。两种检查均需提前评估血小板和凝血功能。
支气管镜可获取组织学标本和细胞学刷检,适合基因检测所需大标本量;穿刺活检取得的组织条更适合免疫组化分析。小细胞肺癌诊断通常只需细胞学标本,而非小细胞肺癌需足够组织进行PD-L1检测等分子病理检查。
三级医院多配备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可提高外周病灶检出率;基层医院开展CT引导穿刺更具可行性。冷冻活检、ROSE快速现场评价等新技术对设备要求较高,选择检查方式时需考虑医院技术储备。
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术后2小时避免进食饮水。支气管镜检查后可能出现咽部不适,可含服润喉片;穿刺活检后需拍摄胸片排除气胸。建议检查当天有家属陪同,避免驾驶车辆。术后三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需立即返院。长期吸烟者应趁住院期间接受戒烟指导,高蛋白饮食有助于活检后组织修复,每日补充60克优质蛋白质为宜。合理选择检查方式对制定后续手术或靶向治疗方案具有决定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