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有哪些

高云 副主任医师

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主要有穿刺部位血肿、冠状动脉夹层、支架内血栓形成、对比剂肾病、心律失常等。

1、穿刺部位血肿

穿刺部位血肿是冠脉介入治疗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多因穿刺操作损伤血管或术后压迫止血不当导致。患者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皮肤淤青等症状。轻度血肿通常可自行吸收,严重时需外科处理。术后应密切观察穿刺部位,避免过早活动肢体。

2、冠状动脉夹层

冠状动脉夹层指介入操作中血管内膜撕裂形成假腔,可能导致急性血管闭塞。典型表现为突发胸痛、心电图改变,严重时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术中需通过血管内超声早期识别,必要时植入支架覆盖夹层破口。术后需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3、支架内血栓形成

支架内血栓是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早期,与抗血小板治疗不足或支架贴壁不良有关。临床表现为再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预防关键在于规范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至少12个月。高危患者可考虑基因检测指导用药。

4、对比剂肾病

对比剂肾病多见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表现为术后血清肌酐升高。发病机制与对比剂的直接肾毒性及肾脏缺血有关。术前应评估肾功能,限制对比剂用量,术后充分水化。可选用等渗对比剂,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5、心律失常

术中导管刺激或心肌缺血可能诱发室性早搏、室速甚至室颤等心律失常。多数为一过性,严重时需电复律处理。术前纠正电解质紊乱,术中备好除颤设备。缓慢型心律失常可临时起搏,快速型心律失常可使用胺碘酮等药物。

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应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遵医嘱规范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控制钠盐摄入,戒烟限酒。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监测支架通畅情况。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合并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稳定。术后康复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逐步恢复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