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慢性咽炎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口腔卫生、改善生活习惯、控制环境刺激、合理用药等方式保养。慢性咽炎通常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胃酸反流、病原体感染、用嗓过度等原因引起。
避免辛辣刺激、过烫或过冷的食物,减少对咽喉黏膜的物理化学刺激。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维生素B的粗粮,有助于黏膜修复。每日饮用适量蜂蜜水或罗汉果茶可缓解咽干症状,但糖尿病患者需谨慎。
晨起及餐后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选择含薄荷醇成分的漱口水时需注意使用频率,避免破坏口腔菌群平衡。定期更换牙刷,避免刷毛变形导致清洁不彻底。有反酸症状者建议采用45度半卧位睡眠。
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环境,烟草中的焦油会持续刺激咽部淋巴滤泡增生。控制每日说话时长,教师等职业人群建议使用扩音设备。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冬季外出时可佩戴棉质口罩保暖。
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PM2.5浓度,湿度维持在50%左右为宜。新装修房屋需检测甲醛含量,超标时暂缓入住。厨房安装强力抽油烟机,减少油烟刺激。雾霾天气减少户外活动,必要时应佩戴N95口罩。
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银黄含片、西地碘含片等局部消炎药物。伴有胃酸反流者需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抑酸剂治疗。反复化脓性感染时可考虑细菌培养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避免长期自行服用抗生素或激素类喷剂。
慢性咽炎患者应建立症状日记,记录咽喉不适与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关联性。每年进行1次电子喉镜检查,监测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情况。合并过敏性鼻炎者需同步治疗上呼吸道疾病。冬季可定期用蒸汽熏蒸咽喉,但水温应控制在60度以下防止烫伤。若出现持续声音嘶哑、吞咽梗阻感应及时排查喉部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