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过敏性鼻炎、结膜炎怎么治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有哪些?

过敏性鼻炎常用药物主要有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鼻喷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减充血剂、免疫调节剂五类。

1、抗组胺药:

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缓解鼻痒、喷嚏等症状。常用第二代口服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小的特点。鼻用抗组胺药如氮卓斯汀鼻喷剂起效更快,适用于突发症状控制。

2、糖皮质激素鼻喷剂:

作为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一线用药,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常用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等,需连续使用1-2周达最佳效果。正确喷药姿势为交叉手喷药,避免直接喷向鼻中隔。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针对白三烯介导的炎症通路,特别适合伴有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代表药物孟鲁司特钠需每日规律服用,可改善夜间鼻塞症状。与抗组胺药联用具有协同效应。

4、减充血剂:

盐酸羟甲唑啉等鼻用减充血剂能快速缓解鼻塞,但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避免反跳性鼻充血。儿童患者建议选择浓度较低的剂型,老年人需警惕升高血压风险。

5、免疫调节剂:

对于常规药物控制不佳的重度患者,可考虑奥马珠单抗等IgE单抗治疗。舌下含服免疫疗法适用于尘螨过敏者,需在医生监督下进行3-5年脱敏治疗。

过敏性鼻炎患者日常需保持室内清洁,使用防螨床品,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并佩戴防护口罩。饮食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诱发症状。鼻腔冲洗可清除过敏原,建议每日1-2次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规律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有助于改善鼻黏膜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冷空气刺激。症状持续加重或伴发哮喘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宝宝过敏性鼻炎如何治疗好?

宝宝过敏性鼻炎可通过环境控制、鼻腔冲洗、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治疗等方式治疗。过敏性鼻炎通常由尘螨过敏、花粉过敏、宠物皮屑过敏、霉菌过敏、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

1、环境控制:

减少接触过敏原是治疗的基础措施。保持室内湿度在50%以下,定期清洗床单被罩,使用防螨床品,避免使用地毯和毛绒玩具。对花粉过敏的患儿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2、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能有效清除过敏原和炎性介质。建议使用专用鼻腔冲洗器,每日1-2次,冲洗时注意水温接近体温。这种方法安全无副作用,特别适合婴幼儿。

3、抗组胺药物:

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可缓解鼻痒、喷嚏等症状。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小,适合长期使用。鼻用抗组胺药起效更快,如氮卓斯汀鼻喷剂。

4、鼻用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等鼻喷激素能有效控制鼻黏膜炎症。需连续使用2-4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正确使用全身吸收量极低,安全性较高。

5、免疫治疗:

针对尘螨等明确过敏原可考虑脱敏治疗,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改变免疫反应。疗程通常3-5年,可能诱导长期缓解,适合5岁以上中重度患儿。

日常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D和欧米伽3脂肪酸,适量食用苹果、胡萝卜、深海鱼等食物。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雾霾天避免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定期进行鼻腔护理,外出回家后及时清洁面部和鼻腔。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哮喘等并发症。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过敏性鼻炎不能吃什么食物?

过敏性鼻炎患者需避免食用易诱发过敏反应的食物,主要有海鲜类、辛辣刺激类、高组胺类、乳制品及生冷食物。

1、海鲜类:

虾蟹等甲壳类及贝类海鲜含有异种蛋白,可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引发鼻黏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典型表现为进食后出现鼻痒、喷嚏骤增等症状。建议选择淡水鱼类替代,烹调时需彻底加热破坏过敏原。

2、辛辣刺激类:

辣椒素会刺激鼻黏膜血管扩张,加重鼻塞和分泌物增多。花椒等香辛料可能激活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诱发神经源性炎症。症状发作期应避免火锅、麻辣烫等重口味食物,可改用葱姜蒜等温和调味品。

3、高组胺类:

腌制食品如腊肉、香肠含有大量酪胺,发酵食品如泡菜、酱油富含组胺前体物质。这些成分会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鼻黏膜水肿。新鲜食材替代加工食品可降低过敏风险。

4、乳制品:

部分患者对牛奶蛋白敏感,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可能引发交叉过敏反应。表现为饮用后鼻腔分泌物黏稠度增加,可尝试杏仁奶、燕麦奶等植物蛋白饮品。酸奶等发酵乳制品耐受性相对较好。

5、生冷食物:

冰品冷饮会刺激鼻黏膜血管收缩-舒张异常,生食如刺身可能携带寄生虫或细菌毒素。建议食物温度保持在40℃以上,水果可加热后食用,避免诱发血管运动性鼻炎症状。

日常饮食建议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增强毛细血管韧性,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烹饪方式以清蒸、炖煮为主,避免高温油炸。保持饮食日记记录食物过敏原,春秋季花粉高峰期需特别注意忌口。适当饮用薄荷茶或金银花茶可缓解鼻部不适,但避免睡前大量饮水以防加重鼻塞。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过敏性鼻炎会引起结膜炎吗?

过敏性鼻炎可能引发过敏性结膜炎。两者常同时发生,主要与过敏原刺激、免疫反应异常、黏膜炎症扩散、遗传因素及环境暴露有关。

1、过敏原刺激: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接触鼻黏膜后,可能通过泪液循环或直接接触眼部,触发结膜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结膜充血、瘙痒等过敏反应。鼻腔与眼部的解剖结构相邻,过敏原易双向扩散。

2、免疫反应异常:

过敏性体质患者体内免疫球蛋白E水平升高,当过敏原反复刺激时,鼻黏膜和结膜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引发连锁性炎症反应。这种全身性过敏倾向使鼻眼症状常共存。

3、黏膜炎症扩散:

鼻腔黏膜与结膜均属于黏膜免疫系统,鼻部炎症产生的炎性介质可通过鼻泪管或血液循环影响眼部。临床常见患者揉鼻后因手部携带过敏原接触眼睛而加重结膜炎。

4、遗传因素:

有过敏家族史的人群中,鼻结膜过敏共病率显著增高。特定基因变异可能导致呼吸黏膜与眼表黏膜对过敏原的敏感性同步增强。

5、环境暴露:

长期处于高浓度过敏原环境时,如春季花粉季或尘螨滋生的居所,鼻眼同时暴露于过敏原的概率增加。空气污染颗粒物可能加重黏膜敏感性,促进双重过敏反应发生。

建议过敏性鼻炎患者减少接触已知过敏原,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外出佩戴防护眼镜。日常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减少过敏原残留,冷敷眼部能缓解结膜充血。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猕猴桃、深海鱼,有助于调节免疫反应。规律有氧运动如游泳可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但花粉季应避免户外剧烈运动。若出现眼睑水肿、持续眼痒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抗过敏治疗。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的症状?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鼻部不适与呼吸道刺激反应,常见症状包括鼻痒喷嚏、鼻塞流涕、咳嗽胸闷、喘息气促、夜间症状加重。

1、鼻痒喷嚏:

鼻腔黏膜接触过敏原后发生速发型变态反应,组胺释放刺激神经末梢引发阵发性鼻痒,常伴随连续多次喷嚏,晨起或接触过敏原后尤为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出现眼睑瘙痒、结膜充血等眼部过敏症状。

2、鼻塞流涕:

鼻黏膜血管扩张导致持续性或交替性鼻塞,分泌物增多形成清水样鼻涕。长期鼻塞可能引发嗅觉减退、头痛等继发症状,儿童患者可能出现腺样体面容。

3、咳嗽胸闷:

下呼吸道受累时出现刺激性干咳,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导致胸闷压迫感。咳嗽多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寒冷空气、粉尘等非特异性刺激可诱发症状。

4、喘息气促:

小气道痉挛狭窄产生高调哮鸣音,急性发作时出现呼吸困难伴呼吸频率增快。严重者可出现三凹征、口唇紫绀等缺氧表现,需警惕呼吸衰竭风险。

5、夜间症状加重:

迷走神经张力夜间增高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强,平卧位时鼻部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患者常因阵咳或憋醒影响睡眠质量,长期可导致日间嗜睡、注意力下降。

建议保持室内湿度40%-60%,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防螨材质。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深绿色蔬菜,避免食用已知过敏食物。适度进行游泳、太极等增强呼吸肌功能的运动,外出时佩戴防花粉口罩。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脓性痰等感染征象时需及时就医。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热门标签

虱病 颞叶癫痫 网膜囊肿 风湿性多肌痛 放射性食管炎 颈淋巴结结核 泌尿系统结核 舌咽神经损伤 加利福尼亚脑炎 二尖瓣脱垂综合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