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喉炎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抗病毒药物、缓解疼痛、补充水分、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疱疹性咽喉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接触传染源、环境刺激、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清洁疱疹性咽喉炎患者需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每日重复进行3-5次,有助于减少口腔细菌繁殖。避免使用刺激性牙膏,可选择儿童软毛牙刷轻柔清洁舌苔和咽部。家长需监督患儿餐后漱口,防止食物残渣滞留加重炎症。
2、使用抗病毒药物对于明确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病例,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局部疼痛明显者可喷涂开喉剑喷雾剂,但儿童需在家长监护下使用。
3、缓解疼痛咽喉剧痛时可含服西地碘含片或利多卡因凝胶,6岁以上儿童可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镇痛。冷敷颈部能暂时缓解肿胀感,家长需为患儿准备常温流食避免刺激溃疡面。禁用辛辣、酸性食物防止黏膜损伤加重。
4、补充水分发热期间每日饮水量应超过1500毫升,可饮用常温蜂蜜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婴幼儿可少量多次喂食米汤、稀释果汁等。避免饮用碳酸饮料及超过40℃的热饮,家长需观察患儿尿量判断脱水程度。
5、预防并发症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持续高热超过3天需警惕心肌炎或脑膜炎等并发症。患儿应单独使用餐具并煮沸消毒,家长接触患儿分泌物后需用含氯消毒剂洗手。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帮助免疫力恢复。
疱疹性咽喉炎急性期应选择米粥、蒸蛋等软质食物,避免坚果类粗糙食材划伤黏膜。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用加湿器缓解咽干症状。痊愈后仍需观察2周,若出现关节痛或皮疹需及时复查排除其他病毒感染。日常注意加强锻炼、均衡营养,流感季节前可接种手足口病疫苗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