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肾积水、肾功能衰竭、结核播散等严重后果。肾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肾脏疾病,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导致不可逆的肾脏损害。
肾结核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腰痛或排尿不适,此时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侵犯肾实质。若未接受规范抗结核治疗,细菌会持续破坏肾盂和肾盏结构,形成干酪样坏死病灶。这些病灶可能逐渐扩大并堵塞尿路,造成尿液排出受阻。尿流不畅会使肾盂内压力升高,肾实质受压变薄,最终导致肾积水。患者可能出现腰部胀痛加重、尿量减少等症状,严重时患侧肾脏功能完全丧失。
随着结核病灶扩散,肾脏组织被大量破坏后会出现肾功能衰竭。此时肾脏无法有效过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体内肌酐和尿素氮等毒素蓄积。患者可能表现出全身水肿、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尿毒症症状,需要长期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部分患者还会发生结核性脓肾,肾脏内形成充满脓液的囊腔,可能引发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肾结核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播散至其他器官。常见播散部位包括对侧肾脏、脊柱、生殖系统等,形成多发性结核病灶。男性患者可能并发附睾结核,女性可能发生输卵管结核导致不孕。结核菌还可能侵入骨骼引发脊柱结核,造成椎体破坏和瘫痪风险。少数免疫力低下患者可能出现粟粒性肺结核,危及生命。
肾结核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常用方案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尿液结核菌培养和肾脏影像学检查。日常需保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过度劳累。出现血尿、持续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复诊,不可擅自停药以防产生耐药性。同时需注意隔离措施,避免通过尿液传播结核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