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3中毒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多尿、烦渴、肌肉无力等症状。维生素D3中毒主要由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D3补充剂引起,通常表现为高钙血症相关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维生素D3中毒早期常见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这与血钙升高刺激胃肠黏膜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便秘或腹痛,严重者可发展为胰腺炎。治疗需立即停用维生素D3制剂,限制钙摄入,必要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促进钙排泄。
2、泌尿系统症状多尿和烦渴是典型表现,因高钙血症导致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长期中毒可能引发肾钙质沉着,表现为尿频、夜尿增多,严重时导致肾功能不全。需监测尿钙水平,可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但禁用噻嗪类利尿剂。
3、神经系统症状血钙过高可影响神经肌肉传导,出现肌肉无力、易疲劳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头痛、嗜睡或烦躁不安,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意识模糊。治疗包括使用降钙素注射液或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控制血钙水平。
4、心血管症状严重高钙血症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心动过缓或QT间期缩短。心电图可见PR间期延长和T波增宽,需心电监护并静脉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长期中毒可能加速血管钙化进程。
5、骨骼系统症状反常性骨痛可能发生,因维生素D3过量反而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停滞,成人可发展为骨质疏松。需定期检测骨密度,必要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吸收药物。
预防维生素D3中毒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长期大剂量补充。日常注意均衡饮食,富含钙质的乳制品、豆制品等应与维生素D3补充间隔4小时以上。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测血钙和25-羟维生素D水平,治疗期间每日监测尿量及电解质变化。恢复期建议适度户外活动帮助钙质代谢,但需避免暴晒导致皮肤合成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