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药剂科

氯丙嗪用药的注意事项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武恩翠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状态应选用什么药物

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状态可选用盐酸去氧肾上腺素、重酒石酸间羟胺或多巴胺等升压药物。低血压的发生主要与氯丙嗪的α受体阻断作用、血管扩张效应、中枢性血压调节抑制、体位性低血压风险及个体敏感性差异有关。

1、α受体阻断作用:

氯丙嗪通过阻断外周α肾上腺素受体,抑制血管收缩功能,导致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临床处理时可选择直接激动α受体的盐酸去氧肾上腺素,该药能对抗氯丙嗪的阻断效应,恢复血管张力。

2、血管扩张效应:

药物对血管平滑肌的直接舒张作用会加重低血压。重酒石酸间羟胺作为α和β受体激动剂,可通过收缩血管和增强心肌收缩力双重机制提升血压,适用于中度血压下降情况。

3、中枢调节抑制:

氯丙嗪抑制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减弱血压调节反射。多巴胺在低剂量时可选择性激动多巴胺受体和β1受体,既能增加肾血流又增强心输出量,适合伴有心率减慢的患者。

4、体位性低血压:

快速体位变化时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此时需立即平卧并抬高下肢。严重持续低血压可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该药强效收缩血管,但需严密监测防止血压骤升。

5、个体敏感性差异:

老年患者及低血容量者更易发生显著低血压。处理时应先评估血容量状态,必要时补充生理盐水,再考虑联用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避免单一药物大剂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用药期间需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变化,起始采用最低有效剂量,根据血压反应逐步调整。患者应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出现头晕等前驱症状时立即坐下或平卧。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谨慎选择升压药物,建议在心电监护下进行药物调整。日常注意记录血压波动情况,定期复查电解质及肝肾功能,长期使用氯丙嗪者需定期评估体位性低血压风险。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肾病 产力异常 发育不良痣 老年性紫癜 视网膜震荡 过敏性血管炎 急性淋巴管炎 肩袖肌腱损伤 外耳道外生骨疣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