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溶栓治疗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肺栓塞等血栓栓塞性疾病。
溶栓治疗主要用于因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阻塞的急危重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小时内进行溶栓可有效开通梗死相关动脉,降低心肌坏死面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小时内静脉溶栓能改善脑血流灌注,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大面积肺栓塞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溶栓可快速溶解肺动脉血栓,缓解右心衰竭。溶栓药物通过激活纤溶系统分解纤维蛋白,常用阿替普酶、尿激酶、瑞替普酶等。治疗需严格把握时间窗,出血风险较高者禁用。
溶栓后需卧床休息24小时,避免穿刺部位出血,监测生命体征及出血倾向。
溶栓三大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过敏反应和再灌注损伤。
出血是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可能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过敏反应通常与溶栓药物有关,可能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再灌注损伤指缺血组织恢复血流后导致的组织损伤,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肌顿抑等现象。溶栓药物如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注射用瑞替普酶等均可能引起上述并发症。
溶栓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