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糖尿病足病截肢的方法

1.87万次浏览

赵蕾 副主任医师

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防止糖尿病足病截肢需综合控制血糖、定期足部检查、及时处理伤口、避免外伤及穿戴合适鞋袜。糖尿病足病主要由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引起,表现为足部麻木、溃疡或感染,严重时可发展为坏疽。

1、血糖控制

严格监测并维持血糖稳定是预防糖尿病足病的核心措施。长期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和血管,导致足部感觉减退和血液循环障碍。患者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同时配合低糖饮食和规律运动。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确保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2、足部检查

每日进行足部自查可早期发现皮肤破损、水疱或感染迹象。检查重点包括足底、趾缝及足跟,观察是否有红肿、皲裂或颜色异常。若视力受限,可借助镜子或请家人协助。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医疗机构可通过10克尼龙丝试验评估足部保护性感觉是否缺失。

3、伤口处理

即使微小伤口也需规范清创和消毒,防止感染扩散。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并用无菌敷料覆盖。避免使用碘酒等刺激性消毒剂。若伤口2-3天未愈合或出现渗液、恶臭,需立即就诊。严重感染可能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

4、避免外伤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赤脚行走、长时间泡脚或使用电热毯,防止烫伤和机械损伤。修剪趾甲时需平剪,避免过短或损伤甲沟。选择室内软底拖鞋,外出穿透气防滑的圆头鞋。新鞋初次穿着时间不超过2小时,逐步适应以减少摩擦。足部畸形者需定制矫形鞋减压。

5、改善循环

血管病变患者可通过戒烟、控制血压血脂来改善下肢血供。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西洛他唑片等扩血管药物,或进行血管造影评估血流情况。适度抬高下肢、避免交叉腿坐姿,每日进行踝泵运动促进静脉回流。严重缺血时需血管介入治疗或旁路手术重建血运。

糖尿病足病预防需长期坚持综合管理。除医疗干预外,患者应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及温和肥皂洗脚后彻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缝。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质袜,避免过紧的弹性袜口。均衡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适度运动增强下肢肌力。定期至内分泌科和足病专科随访,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任何足部异常均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导致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