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脏换瓣膜手术风险程度因人而异,需结合患者基础疾病、年龄及手术方式综合评估。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心脏瓣膜严重狭窄或关闭不全,风险主要与术前心功能状态、合并症控制情况、手术团队经验等因素相关。
对于心功能良好且无严重合并症的患者,手术风险通常处于可控范围。现代心脏外科技术已显著降低围术期死亡率,术中采用微创或机器人辅助技术可减少创伤。术后规范抗凝治疗和定期随访能有效预防血栓等并发症。多数患者在术后3-6个月心功能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存在严重肺动脉高压、多器官功能不全或晚期心力衰竭的患者手术风险会明显增加。老年患者因血管脆性增加和代偿能力下降,术后更易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急诊手术的死亡率高于择期手术,合并冠心病需同期搭桥者手术复杂度更高。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人工瓣膜功能障碍需二次手术。
建议术前完善冠状动脉造影、肺功能等全面评估,选择经验丰富的心脏中心手术。术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循序渐进进行心肺康复训练,出现胸闷气促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