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上牙齿前突可通过佩戴矫治器、正颌手术、功能矫治器、隐形矫治、牙齿修复等方式纠正。上牙齿前突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牙槽骨发育异常、牙齿排列不齐、颌骨位置异常等因素有关。
固定矫治器如金属托槽或陶瓷托槽能精准控制牙齿移动,适用于中重度前突。通过弓丝施加持续力,逐步内收前牙并调整咬合关系。治疗周期通常需要1-3年,需定期复诊加力。常见适应证包括牙性前突伴轻度骨性问题,矫治期间需特别注意口腔清洁。
针对严重骨性前突需联合正畸-正颌治疗。术前正畸12-18个月排齐牙列,术中截骨后移上颌骨,术后再精细调整咬合。适用于上颌骨过度发育导致的突面型,可能伴随开唇露齿、咀嚼功能障碍。术后需颌间固定4-6周,恢复期可能出现暂时性感觉异常。
适用于生长发育期儿童的颌骨发育异常,如Twin-block矫治器可抑制上颌过度前伸,促进下颌生长。需每日佩戴16小时以上,治疗周期6-12个月。对替牙期功能性前突效果显著,可能改善口呼吸、舌位异常等致病因素。
透明牙套通过计算机设计分步移动牙齿,适合轻中度前突的成年患者。每副牙套佩戴1-2周,全天戴用时间不低于22小时。优势在于美观舒适,可自行摘戴,但需要高度配合。对复杂病例可能需附件辅助或阶段性重启方案。
对于轻度前突伴牙体缺损者,可采用瓷贴面或全冠修复改善外观。通过调整牙齿形态和轴向倾斜度,在0.5-1毫米范围内视觉性内收前牙。需少量磨除牙釉质,适应证包括过小牙、锥形牙等形态异常,修复后需避免咬硬物。
纠正上牙齿前突需根据病因选择个体化方案,建议尽早就诊正畸专科。治疗期间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使用牙线及冲牙器维护口腔卫生。避免咬指甲、铅笔等不良习惯,儿童期需纠正口呼吸。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调整矫治力,复杂病例可能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完成矫治后需按医嘱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