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抑郁症怎么缓解比较好

4.63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抑郁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社会支持、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抑郁症通常由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神经生化异常、脑结构改变、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常用于轻中度抑郁症。人际关系疗法侧重改善社交关系问题,适合因人际冲突引发的抑郁。心理治疗需由专业心理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建议每周进行1-2次,持续数月可见效。治疗期间患者需配合完成家庭作业,记录情绪变化与应对策略。

2、药物治疗

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需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起效通常需要2-4周,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头痛等副作用。不同类型抗抑郁药作用机制不同,医生会根据症状选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用药期间禁止自行调整剂量,须定期复诊评估疗效。

3、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建议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促进内啡肽分泌。饮食应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减少高糖高脂摄入。建立日常活动清单,从简单任务开始逐步恢复社会功能。

4、社会支持

家人应学习非批判性倾听技巧,避免使用"振作起来"等无效安慰。参加抑郁症患者互助小组可获得情感共鸣和经验分享。朋友可通过定期陪伴散步、共同进餐等方式提供支持。用人单位可提供弹性工作安排,减轻职场压力源。

5、物理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通过磁场调节大脑神经活动,适用于药物疗效不佳者。光照疗法对季节性抑郁效果显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专业设备。严重难治性抑郁可考虑改良电休克治疗,但存在短期记忆影响等风险。所有物理治疗都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抑郁症患者应避免长期独处,每天至少与1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保持居室光线明亮,定期整理生活环境。培养绘画、音乐等非竞争性爱好,但不要强迫自己立即恢复兴趣。记录每日情绪变化和微小进步,避免过度自我批评。如出现自杀念头或症状持续加重,须立即联系精神科医生或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恢复期间可尝试正念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等减压技巧,配合医生建议的复诊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