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洗脸时鼻子流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力刺激、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鼻腔黏膜脆弱时易受机械摩擦或环境干燥影响,而病理性因素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秋冬季节或空调房内空气湿度低,可能导致鼻腔黏膜水分蒸发过快,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洗脸时水温过高或用力擦拭可能诱发黏膜破损出血。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洗脸时避免用力揉搓鼻部,可局部涂抹凡士林软膏保护黏膜。
洗脸过程中指甲刮擦、毛巾摩擦或过度清洁可能直接损伤鼻前庭区黏膜。该区域血管丰富且位置表浅,轻微外伤即可引发出血。应修剪指甲、选用柔软毛巾轻柔清洗,出血时可用拇指食指捏住鼻翼压迫止血5-10分钟。
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会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扩张。接触过敏原后频繁打喷嚏、擤鼻涕可能造成黏膜损伤,洗脸时触碰易诱发出血。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或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控制过敏反应。
鼻中隔向一侧明显偏曲时,凸起侧黏膜长期受气流冲击会变薄干燥,形成易出血区。洗脸时触碰该区域或气压变化可能引发出血。确诊需鼻内镜检查,严重者可考虑鼻中隔矫正术,日常可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保持湿润。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或白血病等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反复鼻出血且难以止血。可能伴随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口服氨甲环酸片、注射重组人凝血因子等。
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湿度40%-60%,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若出血频繁或单次出血量超过5毫升,或伴随头痛、视力变化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耳鼻喉科完善鼻内镜或血液检查。冬季可使用温热蒸汽熏鼻,促进鼻腔黏膜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