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宝宝眼皮上有个小疙瘩可能是麦粒肿、霰粒肿或过敏反应引起的。常见原因主要有睑板腺堵塞、细菌感染、接触性过敏、蚊虫叮咬以及先天性皮脂腺囊肿等。建议家长观察疙瘩是否伴随红肿、疼痛或分泌物增多,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宝宝眼睑的睑板腺开口可能被分泌物阻塞形成霰粒肿,表现为无痛性硬结。这与皮脂分泌旺盛或清洁不足有关。家长可用温热毛巾敷眼5-10分钟促进腺体通畅,每日重复进行。若持续不消退需眼科检查,医生可能开具红霉素眼膏或建议手术刮除。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引发麦粒肿,表现为红肿热痛的局限性肿块。家长需保持宝宝手部清洁,避免揉眼。医生可能推荐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治疗,严重时需切开排脓。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导致眼睑皮肤出现丘疹样疙瘩,伴随瘙痒。家长应排查近期接触的洗护用品或环境变化,冷敷可缓解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或口服氯雷他定糖浆。
夏季蚊虫叮咬眼睑可能形成红色丘疹,中央可见叮咬痕迹。可用肥皂水清洗后外涂炉甘石洗剂,避免抓挠。若出现明显肿胀需就医,防止继发感染。
先天性皮脂腺导管异常可能形成黄豆大小囊肿,表面光滑可移动。通常无须处理,若继发感染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较大囊肿影响视物时需手术切除。
日常应注意保持宝宝眼部清洁,用专用棉巾蘸温水轻柔擦拭眼周。避免使用刺激性沐浴产品,修剪指甲防止抓伤。饮食上适当增加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萝卜泥、南瓜粥,有助于维持眼表健康。若疙瘩持续增大、影响睁眼或伴随发热,应立即前往儿科或眼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