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小腿肌肉拉伤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肌肉痉挛、皮下淤血等。小腿肌肉拉伤通常由运动损伤、肌肉过度疲劳、外力撞击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行走困难、肌肉无力等症状。
小腿肌肉拉伤后会出现明显的局部疼痛,疼痛程度与拉伤严重程度相关。轻度拉伤可能仅在活动时感到疼痛,重度拉伤则可能在静息状态下也感到剧烈疼痛。疼痛通常集中在受伤肌肉区域,按压时疼痛加剧。建议受伤后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
小腿肌肉拉伤后局部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肌肉纤维撕裂导致组织液渗出和炎症反应。肿胀通常在受伤后几小时内逐渐加重,24-48小时达到高峰。肿胀部位可能伴有发热感,皮肤表面可能出现发红。受伤初期可采用冰敷缓解肿胀,每次冰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
小腿肌肉拉伤会导致患肢活动能力下降,表现为行走困难、无法踮脚尖或做跳跃动作。严重拉伤时可能完全无法负重行走。活动受限程度与肌肉损伤范围相关,广泛性拉伤比局限性拉伤影响更大。受伤后应避免强行活动,必要时可使用拐杖辅助行走。
部分小腿肌肉拉伤患者会出现肌肉痉挛症状,表现为肌肉不自主收缩和僵硬感。痉挛可能由肌肉保护性收缩或电解质失衡引起,常在夜间或活动时突然发作。轻度痉挛可通过轻柔拉伸缓解,反复发作的严重痉挛可能需要医疗干预。
中重度小腿肌肉拉伤可能伴随皮下淤血,表现为皮肤青紫变色。淤血通常在受伤后24-72小时逐渐显现,范围与血管损伤程度相关。淤血会随时间由紫红色逐渐变为青黄色直至消退。受伤初期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淤血扩散。
小腿肌肉拉伤后应遵循RICE原则进行处理,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急性期过后可逐步开始轻柔拉伸和低强度活动促进恢复。日常应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加强小腿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训练。如症状持续加重或一周内无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排除严重肌肉撕裂或其它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