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下降如何治疗

7008次浏览

何海贤 主治医师

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听力下降可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助听器验配、手术治疗、听觉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听力下降可能由耵聍栓塞、中耳炎、噪声性聋、老年性聋、突发性聋等原因引起。

1、生活干预

耵聍栓塞导致的传导性听力下降可通过清理外耳道改善。避免使用棉签掏耳,建议由医生用生理盐水冲洗或耵聍钩取出。噪声性聋患者需远离85分贝以上噪音环境,必要时佩戴防噪声耳塞。长期接触噪音者建议每年进行纯音测听检查。

2、药物治疗

急性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突发性聋需在72小时内使用甲泼尼龙片改善内耳微循环,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营养神经。梅尼埃病发作期可用盐酸倍他司汀片缓解眩晕。

3、助听器验配

老年性聋或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经专业听力评估后可验配耳背式或耳内式助听器。数字编程助听器能根据听力曲线调整增益,需经1-3个月适应期。双侧听力下降者建议双耳验配,有助于声源定位和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

4、手术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行鼓室成形术修复穿孔鼓膜。耳硬化症患者可选择镫骨撼动术或人工镫骨植入。听神经瘤引起的听力下降需经迷路径路或颅中窝径路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可能需人工耳蜗植入。

5、听觉康复训练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需进行12-24个月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内容包括环境声识别、词语辨听、语句跟读等。老年患者可结合唇读训练提高交流能力。儿童语前聋者需在术后关键期内进行强化训练以发展言语功能。

听力下降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耳道进水等行为。建议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改善内耳血供,适量补充锌、镁等微量元素。噪声环境工作者需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突发听力下降超过24小时应及时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婴幼儿出现对声音反应迟钝时,家长需立即进行听力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