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拔牙对身体的影响通常较小,但可能出现短期局部不适或罕见并发症。拔牙后常见的影响主要有术后疼痛、肿胀、轻微出血,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感染、干槽症或邻牙损伤。拔牙是口腔科常规治疗手段,术前评估和规范操作可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拔牙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创口渗血,属于正常生理反应,可通过咬紧无菌棉球压迫止血。术后48小时面部肿胀达到高峰,冷敷有助于减轻水肿。部分患者因个体差异或复杂牙拔除,可能经历3-5天的钝痛,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可缓解。创口愈合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吸烟及用患侧咀嚼,防止血凝块脱落引发继发出血。多数患者在1-2周内牙龈组织可初步修复,骨组织完全改建需要3-6个月。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干槽症,表现为拔牙窝剧烈疼痛伴腐臭味,需及时进行牙槽窝清创处理。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术后感染风险略高,可能需要配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埋伏阻生牙拔除时存在暂时性下唇麻木的概率,多与神经末梢轻微损伤有关,通常2-3个月可自行恢复。术前完善影像学检查能有效规避邻牙损伤、上颌窦穿孔等并发症。
拔牙后应保持口腔清洁,24小时后可轻柔漱口,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减少菌斑堆积。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牛奶、鸡蛋羹,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硬食物。缺失牙超过3个月未修复可能引起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等咬合问题,建议后期通过种植牙、固定义齿等方式恢复咀嚼功能。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异常出血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