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怎么办

1.94万次浏览

葛伟 副主任医师

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可通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营养支持、运动干预、心理疏导、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通常由垂体发育异常、基因突变、颅脑损伤、颅内肿瘤、特发性原因等因素引起。

1、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

重组人生长激素是治疗该病的核心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范使用。常用剂型包括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冻干粉、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等。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指标,避免发生股骨头滑脱等不良反应。生长激素注射时间建议选择睡前,更符合生理分泌规律。

2、营养支持

保证充足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生长激素发挥作用,每日需摄入适量瘦肉、鱼类、蛋类等。钙质补充对骨骼发育至关重要,可搭配维生素D促进吸收。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导致肥胖,肥胖可能加重生长激素抵抗现象。建议采用少量多餐方式,提高营养吸收效率。

3、运动干预

规律进行跳绳、篮球等纵向弹跳运动可刺激生长板细胞增殖。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强度以中等为宜。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能量负平衡,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拉伸,预防运动损伤。建议家长陪同孩子建立规律运动习惯。

4、心理疏导

身材矮小可能导致自卑等心理问题,需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团体活动增强社交自信,避免孤立。家长应避免过度关注身高数据,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情绪状态。

5、定期监测

每3-6个月需复查生长速度、骨龄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定期进行垂体MRI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建立完整的生长曲线图表,动态观察生长发育趋势。治疗期间出现头痛、视力变化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建议保存完整的诊疗记录供医生参考。

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每天8-10小时睡眠,夜间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时段处于深睡眠状态更有利于发挥作用。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避免因身高问题过度焦虑。日常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乳制品、深色蔬菜等富含钙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定期测量身高体重并做好记录,发现生长速度异常及时复诊。治疗期间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严格遵医嘱完成各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