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孩子受风起疙瘩通常可通过避免受凉、温水擦拭、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受风起疙瘩可能与冷空气刺激、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因素有关。
家长需注意给孩子保暖,避免冷风直接吹拂皮肤。外出时可穿戴长袖衣物,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室内保持适宜温度,避免空调或风扇直吹。受凉可能导致毛细血管收缩,诱发或加重皮肤疙瘩。
家长可用温水轻柔擦拭患处,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避免使用过热或过冷的水刺激皮肤。擦拭后及时擦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温水有助于缓解瘙痒不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外用药物。炉甘石洗剂适用于轻度瘙痒,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用于炎症性皮肤病变,糠酸莫米松乳膏对过敏性皮炎有效。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薄层涂抹。
若症状明显,医生可能建议服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糖浆适用于过敏性荨麻疹,西替利嗪滴剂可用于缓解瘙痒,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对慢性荨麻疹有效。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若疙瘩持续不消退、面积扩大或伴随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针对性治疗。严重过敏反应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皮肤变化,记录可能诱发疙瘩的因素。日常饮食宜清淡,避免已知过敏食物。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更换床单被罩。选择棉质透气衣物,避免化纤材质摩擦皮肤。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孩子体质。若反复出现皮肤问题,建议进行过敏原筛查,制定长期预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