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骨折后发酸可能是恢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可能与局部炎症、血液循环不良等因素有关。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形成和软组织修复可能刺激神经末梢,产生酸胀感。
骨折愈合早期,局部血液循环尚未完全恢复,代谢产物堆积可能引发酸胀感。这种酸胀通常伴随轻微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随着骨痂逐渐形成,酸胀感可能逐渐减轻。康复训练过程中,肌肉重新适应活动强度,也可能出现短暂性酸胀。适当热敷和轻柔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
若酸胀感持续加重或伴随红肿热痛,可能提示感染或愈合异常。长期卧床患者出现酸胀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患者骨折后酸胀可能提示愈合延迟。某些药物副作用也可能导致异常酸胀感。骨折固定不当或过早负重可能引起异常应力分布,导致持续性酸胀。
骨折恢复期间应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早负重。如酸胀感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夜间酸胀明显时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注意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和感觉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