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一直拉肚子建议优先就诊消化内科或急诊科,可能与急性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食物中毒、肠道感染或炎症性肠病等因素有关。
长期或反复腹泻的首选科室,医生会通过粪便常规、血常规、肠镜等检查排查病因。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能伴随腹痛与排便习惯改变,炎症性肠病可能出现血便或体重下降。常用药物包括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美沙拉嗪肠溶片等,需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方案。
若腹泻伴随高热、严重脱水或意识模糊等急症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食物中毒可能出现呕吐与肌肉酸痛,细菌性痢疾可引发脓血便。急诊科会进行补液、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必要时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控制症状。
怀疑寄生虫感染或特殊病原体导致的慢性腹泻时需转诊感染科。阿米巴痢疾可能引发果酱样便,贾第虫病常伴随腹胀。医生可能开具甲硝唑片、替硝唑片等抗寄生虫药物,并指导粪便病原学检测。
儿童持续腹泻应选择儿科就诊,轮状病毒肠炎常见于婴幼儿,表现为水样便和发热。家长需注意补液以防脱水,医生可能推荐口服补液盐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儿童适用剂型。
功能性腹泻或脾胃虚弱者可考虑中医调理,症状多见大便溏薄、食欲不振。常用参苓白术散、补脾益肠丸等中成药,配合针灸或艾灸改善肠道功能。
腹泻期间应避免油腻及生冷食物,适量补充淡盐水或米汤防止脱水。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持续高热需及时复诊。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肠道感染期间须隔离个人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