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疡性中耳乳突炎治疗

2.74万次浏览

何海贤 主治医师

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慢性骨疡性中耳乳突炎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具体需结合病变范围及并发症情况决定。主要治疗方式有抗生素滴耳液、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局部清创护理、听力重建等。

1、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可用于控制局部感染。慢性骨疡性中耳乳突炎常伴随耳道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显示多为铜绿假单胞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使用前需清理外耳道分泌物,避免药物接触眼睛。若出现耳部灼热感或皮疹需停药就医。

2、乳突根治术

适用于骨质破坏严重或合并颅内并发症者。手术需清除乳突气房病变组织,建立通畅引流。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面瘫或眩晕,需配合颞骨高分辨率CT评估病变范围。术中常联合使用耳科电钻及显微器械,术后需定期换药观察术腔上皮化情况。

3、鼓室成形术

针对鼓膜穿孔合并听骨链破坏的病例。采用颞肌筋膜或软骨膜修补鼓膜,同期处理听骨链病变。术前需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评估听力损失程度。术后3个月内禁止游泳或乘坐飞机,避免用力擤鼻导致移植物移位。

4、局部清创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耳道可清除坏死组织。慢性骨疡性中耳乳突炎易形成肉芽组织,需使用硝酸银烧灼或显微钳摘除。护理时注意保持耳道干燥,洗澡可用防水耳塞。持续耳漏超过2周需复查是否合并胆脂瘤。

5、听力重建

对于听力损失超过40分贝者,可考虑佩戴助听器或植入骨锚式助听装置。混合性耳聋患者需通过言语识别率测试评估康复效果。人工听骨植入需待感染完全控制6个月后进行,术前需进行咽鼓管功能检查。

慢性骨疡性中耳乳突炎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及耳道进水,戒烟并控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饮食宜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促进黏膜修复。术后3个月内每月复查耳内镜,监测听力改善情况。出现头痛高热等颅内并发症征兆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