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孩换牙时新牙长歪可能与乳牙滞留、颌骨发育不足、不良口腔习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异常等症状。可通过乳牙拔除、正畸干预、习惯矫正等方式改善。
乳牙未按时脱落会导致恒牙萌出空间不足。乳牙滞留可能与乳牙根吸收延迟、恒牙胚位置异常有关,表现为乳牙松动度不足、新牙从舌侧或颊侧萌出。需由口腔医生评估后拔除滞留乳牙,为恒牙腾出空间。常用处理措施包括局部麻醉下乳牙拔除术,术后需避免吮吸或舔舐创口。
颌骨体积过小无法容纳全部恒牙时易导致牙齿拥挤。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软食喂养相关,表现为牙弓狭窄、前牙重叠。轻度病例可通过佩戴扩弓器刺激颌骨发育,严重者需成年后配合正颌手术。建议增加咀嚼锻炼如食用苹果、胡萝卜等硬质食物。
长期吮指、吐舌等习惯会施加异常咬合力。这类机械性压力可能导致前牙开合或反颌,常见表现为上门牙前突。需通过舌挡、唇挡等矫治器阻断不良习惯,配合肌功能训练。家长应督促孩子戒除相关行为,必要时使用苦味指甲油等辅助措施。
额外牙胚占据牙槽骨空间可能造成邻牙移位。多生牙多见于上颌前牙区,通过X线检查可确诊。需手术摘除多生牙后观察恒牙自行调整情况,若12个月内未改善则需正畸牵引。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恒牙萌出路径。
乳牙外伤可能导致恒牙胚发育异常。撞击可能改变恒牙生长方向,表现为新牙倾斜或扭转。需拍摄牙片评估恒牙胚状态,轻度偏移可观察自行调整,严重者需等牙根发育完成后进行正畸治疗。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撞击口腔。
换牙期建议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牙齿排列异常可提高矫正效果。日常注意监督孩子避免咬铅笔等硬物,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颌骨发育。若恒牙完全萌出后仍存在明显歪斜,可在12岁左右进行固定矫治器矫正,矫正期间需加强口腔清洁防止龋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