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血栓和脑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和病理类型上。脑血栓属于脑梗的一种类型,主要由脑血管局部血栓形成导致,而脑梗还包括脑栓塞等其他类型。两者在病因、发病速度及影像学表现上存在差异。
脑血栓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壁斑块逐渐增大导致管腔狭窄,最终形成原位血栓。发病过程相对缓慢,症状可能在数小时至数天内逐渐加重。头部CT或MRI检查可显示责任血管供血区的缺血性改变,但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脑栓塞则多因心脏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等栓子随血流阻塞远端脑血管所致,起病急骤,症状常在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高峰。影像学可见梗死灶与单一血管分布区不一致,可能伴有出血性转化。
脑梗涵盖范围更广,除脑血栓外还包括腔隙性梗死、分水岭梗死等亚型。腔隙性梗死主要由小动脉玻璃样变引起,病灶直径通常小于15毫米。分水岭梗死发生在两支动脉供血交界区,多与低灌注相关。这些亚型在临床表现上各有特点,如腔隙性梗死可能仅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而分水岭梗死常出现认知功能下降。
脑血栓患者需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或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脑梗急性期可考虑静脉溶栓治疗,但需严格把握时间窗。恢复期应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多普勒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