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病人下肢浮肿可通过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利尿消肿、治疗并发症、调整生活方式等方式治疗。下肢浮肿通常由血糖控制不佳、微血管病变、心肾功能异常、静脉回流障碍、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微血管病变,引发组织液渗出增多。需严格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同时配合饮食管理,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选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前列地尔注射液等。日常可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避免久站久坐,穿戴医用弹力袜减轻静脉压力。
若合并心功能不全或肾病综合征,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记录每日尿量及体重变化,避免过度利尿导致脱水。
合并糖尿病肾病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合并下肢静脉血栓需抗凝治疗。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率等指标评估肾功能。
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水肿。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睡眠时垫高下肢,避免穿紧身裤袜,注意足部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糖尿病下肢浮肿患者需每日检查双足皮肤状况,发现破损及时处理。建议每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及下肢血管超声。若浮肿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少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心肾功能异常。长期血糖达标是预防和改善浮肿的基础,需坚持综合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