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启刚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子宫脱垂根据下降程度分为Ⅰ度、Ⅱ度、Ⅲ度,临床检查主要包括妇科检查、盆底肌力评估及影像学检查。子宫脱垂可能与分娩损伤、衰老、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会阴坠胀感、排尿异常或阴道肿物脱出等症状。
Ⅰ度指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小于4厘米但未达处女膜缘,Ⅱ度为宫颈或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Ⅲ度为宫颈及全部宫体脱出阴道口外。分度评估需在患者最大腹压状态下进行,如咳嗽或屏气时测量脱垂最远端与处女膜缘的距离。轻度脱垂可能无明显症状,中重度常伴随排尿困难、压力性尿失禁或性交不适。
使用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前后壁膨出情况,配合双合诊判断子宫位置及盆底支持结构完整性。POP-Q评分系统是国际通用的量化评估方法,通过测量阴道六个特定点的位置进行分期。检查时需排除膀胱膨出或直肠膨出等合并症,同时评估会阴体厚度及肛提肌功能。
采用牛津分级系统或生物反馈仪评估肌纤维收缩强度,分为0-5级。肌力3级以下提示盆底肌功能障碍,可能需结合阴道压力球囊测试判断肌肉协调性。产后女性或长期便秘者易出现肌力减退,表现为收缩持续时间不足或无法完成自主收缩。
经会阴三维超声可动态观察盆膈裂孔面积变化,测量静息状态和最大收缩时的差异。超声能清晰显示膀胱颈移动度、直肠壶腹位置及子宫骶韧带形态,有助于鉴别压力性尿失禁与急迫性尿失禁。对于疑似合并肠疝的患者,需增加排粪造影检查。
尿流动力学检查适用于合并排尿障碍者,可区分梗阻性与神经源性排尿异常。磁共振成像能全景显示盆底肌肉、筋膜及器官的空间关系,但通常用于复杂病例或术前评估。绝经后患者需加做骨密度检测,骨质疏松可能加重韧带松弛程度。
建议患者避免提重物、长期站立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坚持凯格尔运动训练盆底肌。每日可进行3组、每组10次的慢速收缩训练,配合腹式呼吸调节腹腔压力。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以增强结缔组织强度。出现明显脱出物摩擦不适时,可使用温水坐浴缓解症状,并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子宫托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