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启刚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中医把脉通常不能直接确诊子宫粘连,但可通过脉象变化辅助判断气血失调或胞宫瘀阻。月经量少可能与子宫粘连有关,也可能由肾虚、血虚、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妇科检查明确诊断。
中医脉诊对子宫粘连的识别存在局限性。脉象沉细弦涩可能提示气血瘀滞,与子宫内膜损伤或宫腔操作史相关的月经量减少有一定关联性。但脉象无法直观显示宫腔形态,难以区分粘连具体程度和范围。临床常见脉象如尺脉沉弱多属肾气不足,关脉弦紧常反映肝郁气滞,这些脉象变化可能与内分泌紊乱导致的月经量减少相关。
现代医学诊断子宫粘连需依赖宫腔镜检查或超声造影。月经量持续减少伴随周期性腹痛、不孕等症状时,应考虑宫腔粘连可能。中医治疗可配合活血化瘀方剂如少腹逐瘀颗粒、桂枝茯苓胶囊,或补肾填精药物如麒麟丸,但严重粘连仍需宫腔镜分离手术。
长期月经量少者应监测基础体温和激素水平,避免频繁宫腔操作。饮食可适量增加核桃、黑豆等补肾食材,经期忌食生冷。建议在中医辨证同时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明确病因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