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胎位ROP是指右枕后位,属于头位胎位的一种常见类型。胎儿头部朝下,枕骨位于母体骨盆右后方,通常不影响自然分娩。
右枕后位在妊娠晚期较为常见,胎儿头部以枕骨为指示点,朝向母体骨盆右后方。这种胎位属于正常头位变异,多数情况下胎儿会在分娩过程中自行旋转为更理想的枕前位。产程中宫缩力和盆底肌肉作用可能帮助胎儿完成内旋转,使枕骨转至母体耻骨联合下方,有利于顺利娩出。临床观察显示,ROP胎位产妇的活跃期可能稍延长,但通常不会显著增加剖宫产概率。
少数情况下,ROP胎位可能因骨盆形态异常、胎儿偏大或宫缩乏力等因素导致持续性枕后位。此时胎儿面部朝向母体耻骨联合,需更大的娩出空间,可能引发第二产程延长或器械助产。产科医生会通过阴道检查评估胎头下降程度和旋转情况,必要时采用手转胎头、改变产妇体位或使用缩宫素等措施促进胎头旋转。
妊娠期发现ROP胎位无须特殊干预,建议定期产检监测胎位变化。孕晚期可通过膝胸卧位练习帮助胎儿调整位置,分娩时采用侧卧位或手膝位可能促进胎头旋转。若出现产程停滞或胎儿窘迫,需及时评估是否需阴道助产或剖宫产终止妊娠。